一家企業要做大做強,員工作為金字塔底層基石,是公司核心部分。對于一個成長型企業來說,更需要穩定的發展,然而現實中也不免存在一些勞動用工糾紛,這對公司的發展無疑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那么如果在員工入職、簽訂勞動合同、履行勞動合同、離職等過程,若其中某環節控制不當便極有可能給企業帶去風險,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甚至管理困局,這也就無形之中為企業發展埋下了隱患。于是,如何規避風險或將風險損失降至最低,成為了企業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為了盡量規避風險,多企人資結合實操整理了勞資糾紛的主要特點以及企業常見的勞動用工風險與規避措施,以供大家交流:
1
有效規避勞動用工風險,需從源頭上做好相關工作
企業要重視相關規章制度,要有明確合法的規章制度存在,對于何為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作出明確的界定,在源頭上做好防范工作。
2
在招聘員工入職時所要注意的法律風險防范
注意審查員工有關資料,是否與原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禁止使用童工和超過退休年齡的人,明確崗位錄用條例,約定勞動合同試用期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勞動合同簽訂法律風險防范
企業要轉變先用工后簽合同的錯誤行為;原有勞動合同到期后,雙方繼續合作的,也應在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等。徐院長通過列舉未簽訂勞動合同導致企業賠償的真實案例,讓在座的企業深刻感受到合同簽訂的重要性。另外,企業還應重視社會保險的繳納,不繳納保險會帶來巨大的用工風險甚至觸發群體性勞資糾紛。
4
工傷事故相關的法律風險與規避
企業要轉變認為工傷事故發生概率小的錯誤觀念。每年的工傷事故時有發生,企業無法拒絕工傷風險,但可以防范風險、降低風險、轉移風險。企業可通過參加工傷保險、意外傷害商業保險,或是簽訂業務外包合同等方式,防止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承擔不必要的巨額費用,造成經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