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迎來了嶄新的2017年,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里,中國經濟表現怎么樣?昨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幾個熱點問題,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的權威回答。
2016年全年GDP增速預計在6.7%左右
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2016年中國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的發展,預計2016年全年GDP增速在6.7%左右。
徐紹史介紹,我們沒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刺激總需求,而是實施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來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的發展,讓“十三五”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
中國面臨高杠桿風險?處于中等水平
針對有觀點認為,高杠桿是中國面臨的一個比較重大的風險,徐紹史表示:中國總杠桿率處于中等水平,并不明顯偏高。
徐紹史介紹,第一,中國的總杠桿率在250%左右,在主要經濟體當中處于中等水平,并不明顯偏高。250%左右的水平大體上跟美國相當,低于日本、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第二,政府和居民的杠桿率在主要經濟體當中是最低的,政府的杠桿率在40%左右,居民的杠桿率也是40%。三是非金融企業的杠桿率偏高,測算結果大概是150%左右,這個是高于其他一些主要經濟體的。
外界擔憂中國債務?應結合實際情況看
而針對外界擔憂的我國的債務問題,徐紹史認為,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客觀看待,有三個角度很重要。
一是我國的債務有高達50%左右的儲蓄率做支撐,明顯高于其他國家。儲蓄具有穩定性,高儲蓄條件下的杠桿風險相對會比較小。
二是我們的債務主要是內債,外債的比例很低。非金融企業外債余額大概占比只有4%左右,從國際經驗看,外債更容易引發債務危機。
三是企業杠桿率高跟我們國家的融資方式有關系。由于我們資本市場不發達,所以我們大量的融資方式是銀行貸款這種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不高,所以企業負債水平較高。
減稅降費,去年我國為企業減負一萬億
2017年1月10日,針對2016年年底社會熱議的企業稅負議論、制度性交易成本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個問題應從更多的角度來看,既要看到絕對的成本,也要看到相對的成本;既要看個案,也要看總體。徐紹史介紹,“我們非常關注這些企業的訴求”,我國通過簡政放權、減稅降費來降低企業的成本,在去年一年還是取得了積極的成效。2016年1-11月份全國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收入當中的成本同比下降了0.14元,主營業務收入的利潤率同比提高了0.26個百分點。同時,去年我國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大數大概1萬億左右。
還有這些信息值得關注養老、稅費、減排...這一周,國務院定了這些大事!你的這些關切有了回應!